藏傳佛教

雪域法土
西藏位處中亞,是世上海拔最高的高原,額菲爾士峰(即藏語的珠穆朗瑪峰)就在這裡。西藏的地域要比法國大五倍。現有逾六百萬名藏人住在中國政府管治下的西藏,尚有約四百萬藏胞僑民旅居於印度,尼泊爾和不丹政府管治下的喜瑪拉雅山南麓。此外還有二十萬西藏難民住在南亞及其他國家,當中包括了居於印度的至尊達賴喇嘛。

藏地有總數約達八千座的佛教寺廟,而約大多數的藏人都是佛教徒,他們通常以游牧、耕種、商貨和造匠為生,卻又保持著古老的精神文明。

藏傳佛教歷史
二千九百五十二 年前(公元前五百九十一年)的四月十五日,天人師世尊釋迦牟尼於印度菩提迦那證得佛陀的圓滿正覺,時年三十五歲。之後佛陀弘法四十七載,佛法遂流佈於世。

從八世紀成,約佛誕後一千三百年,西藏王朝相續迎請了許多印度的佛學大師,其中最著者是將佛法傳入雪域的大圓滿祖師寂護比丘,蓮花生大士和大班智達無垢友。

當時,藏王朝派送了約四百名西藏最聰穎的青年往印度求法。只有約一百名最終能克服艱難返回藏地成為譯師。這一批西藏青年不但學習了梵文和佛法,還迎請了二百多位高僧大德入藏弘法。譯師中聲名最著的是桑布托、毗盧遮那、移喜措嘉、嘉瓦寶吒、卻考呂嘉稱和班德移喜德。

為了請法入藏,赤松德贊王及藏王庭以無數的黃金珠寶及其他財物作了廣大供養。在四十年的時間裡,絕大多數的佛法都被翻譯成藏語,包括為數約三百七十多函的密續、經藏和論典,並存放在西藏中部吉祥的桑耶寺,奔塘噶美和烏相朵拉康等處。

佛法的教化為西藏的歷史和文化帶來了重大的改變。舉例而言,蓮花生大士的二十五位弟子成為了大成就者,耶瓦有八十人證得虹光身,曲博里的三十位修行者成為禪修大師,雪札的二十五位修行人也有很高的證量。又有數以百計的隱修瑜伽士證得佛果,也有許多藏人成為受具足戒的出家比丘。在西藏建豎法幢之時因有一些藏人反對的障礙重重,但最終卻有數以千計的藏人出家成為比丘和大圓滿瑜伽士,並證得大覺。正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有了這些奇妙的變化,整個西藏人民都漸漸成為熱愛和平的佛教徒。眾所周知,西藏至今仍保存著原來佛教中的三乘法,即聲聞乘,大乘和金剛乘。所以,應當認知西藏在世上保存原本佛法所作的巨大貢獻。

藏傳佛教寧瑪派歷史
在八世紀初由印度傳入西藏的原本金剛乘佛法在藏語中稱為「寧瑪」。幾個世紀後,又相續湧現出新的金剛乘佛法流派,稱為噶舉,薩迦和格魯派。由當初到今天,有許多修行者通過寧瑪法門取證了虹身的覺悟。

寧瑪法脈有三種分脈及九種支派傳承。
共同傳承:
別解脫戒的律儀傳承,菩薩的經教傳承和般若的對法傳承。
口訣傳授的大圓滿傳承:
諸佛的智慧相印傳授,持明者的表示傳承,祖師的口訣傳授。
伏藏傳承:
授記傳承,灌頂與發願傳承,空行付印傳承。

大圓法傳承是所有傳承中最重要的,並由西藏三個地區的六大寺持有。他們是上藏的多傑札寺和敏珠林寺,中藏的卓千寺和雪千寺,以及下藏的噶陀寺和白玉寺。為了使金剛乘佛法在藏地維繫永久,卓千寺確是貢獻良多,居功至偉。

現在,由於寧瑪派無上導師貝諾仁波切的不懈努力,世界各地己建立了數千所寧瑪派組織,並有數百萬弟子在修持大圓滿法。